欢迎访问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! 今天是:2023年10月04日 星期三

新闻中心

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
新闻动态

所在位置:首 页 | 新闻中心 | 新闻动态

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分论坛“科普场馆服务均等化与优质化”会议纪要
  发布日期:2022-01-10    浏览次数:863次     字体大小:【大】【中】【小】

12月10日下午,由河南省科协、福建省科协、上海市科协、江苏省科协、甘肃省科协、重庆市科协、浙江省科协、安徽省科协、江西省科协、贵州省科协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、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协、内蒙古自治区科协、台湾《科学月刊》杂志社、台湾百博智库、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、台湾明新科技大学十七家单位共同主办,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、河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、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承办的“科普场馆服务均等化与优质化主题论坛”在郑州召开。

本次主题论坛是“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”的分论坛,与主论坛同时召开。参加本次论坛的包括国内科技科普相关行业人士,省级学会代表、社会科普志愿者代表等近40人。

22.1.10 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分论坛“科普场馆服务均等化与优质化”会议纪要 - 副本343.png 

会议现场


分论坛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、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陈家昌研究员主持。


22.1.10 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分论坛“科普场馆服务均等化与优质化”会议纪要 - 副本390.png 

陈家昌研究员主持论坛


河南博物院社教部林晓平主任作了《发挥资源优势,打造一流科普教育基地》的报告。报告分享了河南博物院在科普社教方面的成果:近年来,河南博物院优化资源,通过改造提升面貌一新的主展馆和五大功能综合科普体验厅,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作用;依托大型基本陈列和多项常设专题展览,开展科普教育工作;抓“全国科普日” 主题,增加科普教育活动趣味性;通过馆校合作,以“讲解小明星”、历史教室等特色活动,另辟科普教育新天地;科普志愿者自主管理,队伍初见规模;开发科普应用,推进科普资源数字化。


22.1.10 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分论坛“科普场馆服务均等化与优质化”会议纪要 - 副本638.png 

林晓平主任作报告


台湾中山大学海洋生物科技暨资源学系方立行教授作了题为《筹建一座博物馆的验证与反省---海洋生物博物馆开馆二十年实例的回顾》的线上报告。报告从三个方面回顾了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开馆二十年的经历:筹建海洋生物馆时对建馆地点选择、建筑外形、规划内容及环境友善等硬件条件的考量;开馆过程中营运方式、财务结构和人事管理等软件的运作;以及如何实现博物馆的教育、研究、收集典藏、社会服务等任务。通过筹建目标与运行现状的比较验证和反思,总结、分享经验。


22.1.10 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分论坛“科普场馆服务均等化与优质化”会议纪要 - 副本867.png 

方立行教授作线上报告


安阳殷墟世界文化遗产管委会赵清荣副主任作了题为《守正  创新  传承 共享——殷墟遗址价值传播的实践与探索》的报告。报告介绍了多年来安阳市以“一园一馆一会”为引领,暨通过对安阳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、安阳殷墟遗址博物馆的建设,以及举办中国汉字大会,来打造殷墟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的平台的实践与探索。管委会坚持以创新的展陈理念,增强殷墟遗址价值认同,同时开发特色研学旅游,精细策划特色传播活动,并通过开发科普应用、影视节目等创新传播手段,助推殷墟遗址文化遗产的科普工作。


22.1.10 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分论坛“科普场馆服务均等化与优质化”会议纪要 - 副本1112.png 

赵清荣副主任作报告


 “创坊”科学实验工作室创始人田若平作了《探究型科学创新实验研究与表演实践》的报告。报告首先以常见的生活用品为教具,以极具吸引力的表演方式展现了多种物理学现象及其原理,别开生面的创新实验科普方式获得了阵阵掌声。随后田若平老师分享了他在设计改进这些实验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,以及创新过程中获得的快乐体验,并提出以生动的形式让受众体验科学,让惊奇的现象让观众欢呼震撼,让科学流行起来,让创新成为习惯。


22.1.10 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分论坛“科普场馆服务均等化与优质化”会议纪要 - 副本1322.png 

田若平老师演示科普实验


洛阳博物馆李文初馆长作了题为《保护 传承 传播》的报告。报告回顾了洛阳地区文物保护的工作成果和现状。依靠丰富的文物资源和各级博物馆平台,洛阳博物馆设计了形式活动多样化的基本陈列,开展面向青少年群体的历史教室与研学活动、组织深入校园、社区和部队的流动博物馆,打造了服务精益求精的志愿者团队,同时推进数字化建设,开发应用虚拟3D展示技术、文物修复直播、云视频等跨界融合的传播手段,达到使文物资源在“保护中传播,传播中传承,传承中保护”的目的。


22.1.10 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分论坛“科普场馆服务均等化与优质化”会议纪要 - 副本1556.png 

李文初馆长作报告

 

肥东县科技馆伊静馆长作了题为《发挥科技场馆展教作用,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-—肥东科技馆展教功能开发的思考》的报告。肥东县科技馆以肥东特有地名桴槎为代言,以服务中小学生科学教育为重点,以舟船文化和航行精神为切入点,突出科学普及,科学教育、科技传播功能,建成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流科普展教能力和水平的县级特色科技馆。报告结合肥东科技馆的实际,提出充分发挥科技馆的功能和效应,应从五个方面入手:坚持常临展览结合,打造科普产品公众体验平台;坚持馆校结合,打造学术第二课堂教育;坚持展训结合,打造公益科普学术传播平台;坚持展演结合,打造趣味科普互动娱乐平台;坚持事企结合,打造运营优质高效科教平台。


22.1.10 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分论坛“科普场馆服务均等化与优质化”会议纪要 - 副本1862.png 

伊静馆长作报告


上海科技报吴苡婷主任记者作了题为《新时代科技成果科普化工作实践思考》的报告。报告首先提出科技成果科普化目前面临的问题,如科学家积极性不高、高科技成果科普人才缺乏、沟通平台缺少、相关文章关注度不高等,使得目前许多高科技成果的报道过于专业化而晦涩难懂。随后以成功的科普案例,提出两条破题之道:通过贴近生活的表达能让科技成果具有吸引力,也更容易为大众理解;挖掘和提炼科技成果应用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让公众看到其背后巨大的价值。


22.1.10 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分论坛“科普场馆服务均等化与优质化”会议纪要 - 副本2086 (2).png 

吴苡婷主任记者作报告


(作者|蓝万里  摄影|孙静怡  审核|刘海旺)


版权所有: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 电子邮箱:hnkgyjy@126.com 通讯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陇海北三街九号
Copyright © www.hhskxjjsxh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豫ICP备:18011377号
公安部备案号:41010402002425 技术支持:中域在线